我是如何成为NBA跑动最好的球员?汗水与坚持铸就的传奇之路

我是如何成为NBA跑动最好的球员?汗水与坚持铸就的传奇之路

凌晨4点的洛杉矶,我的球鞋在空荡荡的球场上发出刺耳的摩擦声。汗水顺着下巴滴落在木地板上,那声音比任何掌声都让我着迷。你可能在集锦里看过我的快攻暴扣,但没人知道为了成为NBA跑动最好的球员,我付出了什么。

从菜鸟赛季的狼狈到现在的游刃有余

还记得新秀年第一次打背靠背比赛,第二天我的腿就像灌了铅。当时老将拍拍我肩膀说:"小子,这联盟里能跑的不少,但会跑的人不多。"那一刻我才明白,跑动不是拼蛮力,而是门艺术。 现在的我,能在48分钟里平均跑动4.8公里,最高单场跑过7.2公里。数据很漂亮是吧?但真正让我骄傲的是第四节两分钟,当对手开始弯腰喘粗气时,我还能像开场时一样冲刺。

我的跑动秘籍:比GPS还精准的预判

很多人以为跑动多就是体力好,大错特错!去年季后赛对阵爵士,我比对方控卫少跑了800米,但防守效率高他37%。关键在哪?在于我知道球会往哪飞。 每次看录像,我会用红笔标出每个可能发生传球的位置。久而久之,我的大脑就像装了雷达,看到持球人肩膀倾斜5度,就能预判他往哪个底角传球。这种预判让我至少省下30%的无谓跑动。

那些不为人知的痛苦训练

休赛期你们在沙滩享受阳光时,我在做最枯燥的绳梯训练。我的训练师发明了个"魔鬼套餐":穿着20磅负重背心,在40度高温下完成10组折返跑,每组中间只能休息15秒。 最崩溃的是去年夏天,我连续三周每天练到呕吐。但当我新赛季首战在加时赛还能完成追身大帽时,看台上那个捂着嘴的球迷表情,让所有痛苦都值了。

跑动带来的不只是数据

上个月有个坐轮椅的小球迷问我:"为什么你永远在奔跑?"我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说:"因为有些人想跑却做不到,我得替他们多跑几步。" 这赛季我领跑跑动距离榜,但更让我开心的是,我们队因为我的无球跑动,整体助攻数提升了22%。当队友因为我的掩护投进绝杀时,那种快乐比我自己得分强烈十倍。

给年轻球员的真心话

如果你也想成为顶尖跑者,记住这三件事:第一,买双好鞋比买豪车重要;第二,练核心力量比练花式运球有用;第三,当你的肺像着火一样疼时,那就是你超越别人的时候。 昨天赛后有个记者问我:"你这样跑不累吗?"我笑着指了指记分牌:"当你爱上胜利的味道,疲惫就变成了最好的调味料。"这就是我的故事,一个用脚步丈量篮球梦想的普通人的故事。球场上每滴汗都不会白流,下一个弯道,我等你一起奔跑。

发布评论

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