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猛的电台:一个NBA老炮儿的篮球江湖与人生感悟
更衣室里的烟火气:那些球星不为人知的一面
记得2008年波士顿夺冠那晚,我蹲在凯尔特人更衣室门口,皮尔斯把香槟浇在我头上时,我闻到的不是酒精味,而是梦想成真的味道。加内特像个孩子似的跪在地上嚎啕大哭,那个在场上凶神恶煞的"狼王",此刻脆弱得让人心疼。这些年在更衣室里,我见过科比凌晨四点练完球后发红的眼眶,见过詹姆斯输掉总决赛后把战术板砸出凹痕的暴怒,更见过库里在创造三分纪录那天,躲在储物柜后面给妻子发语音时温柔到滴水的眼神。 最让我动容的是2019年猛龙夺冠时,伦纳德那个著名的"面瘫"终于破了功。当记者们散去后,我看见他一个人坐在更衣室角落,捧着总冠军奖杯反复擦拭,眼泪砸在奖杯上的声音,比外面任何欢呼都响亮。这些瞬间让我明白,球星们是人,然后才是偶像。中国球员的NBA漂流:姚明背后的时代眼泪
说到中国球员,我手机里至今存着姚明菜鸟赛季第一次被马布里晃倒的视频。当时更衣室里美国记者都在笑,只有我注意到姚明爬起来时,指甲抠进地板留下的白痕。后来他请全队吃上海菜,用筷子给弗朗西斯夹小笼包的画面,成了跨文化沟通的经典教材。 记得易建联被雄鹿选中那天,我在密尔沃基的唐人街采访,有位老华侨拉着我说:"这孩子打得好不好另说,能站在那儿就是给咱争气。"周琦被火箭裁掉那晚,我在休斯顿的烧烤摊遇见他,这个两米多的大个子缩在塑料凳上,盯着烤串发呆的样子,像极了我们每个在异乡打拼的普通人。疫情下的NBA:口罩也遮不住的热爱
2020年奥兰多泡泡联赛是我职业生涯最特殊的经历。空荡荡的球馆里,球员们的喘息声、球鞋摩擦声清晰可闻。有次我亲眼看见詹姆斯在暂停时,对着观众席虚拟的LED屏幕挥手致意——那里本该坐着他的家人。迪士尼的工作人员告诉我,球员们晚上会偷偷在酒店走廊投篮,那种对篮球的渴望,连疫情都挡不住。 最魔幻的是总决赛G5,巴特勒砍下40+三双却输球后,我在混合采访区举着话筒,隔着两层口罩对他喊话。他回答时呼出的白气在口罩上凝结成水珠,那一刻我突然觉得,人类对竞技体育的执着,就像这些水珠一样纯粹透明。数字化时代的篮球媒体:我的麦克风永远不会沉默
现在年轻人都在刷短视频看球星集锦,但我的电台还在坚持做深度内容。上个月有00后球迷私信我:"猛叔,你讲的这些老故事有啥意思?"我回他:"知道为什么库里投篮这么准吗?因为他会反复看雷吉·米勒20年前的跑位录像。"篮球就像老火煲汤,越熬越有味道。 我至今保持着用录音笔记录采访的习惯,那些磁带里存着艾弗森退役前沙哑的嗓音,存着诺维茨基说"这是我一舞"时的颤音。当现在的记者都在追着问"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历史地位"时,我依然坚持问:"今天这场比赛,哪个瞬间最让你心跳加速?"篮球教会我的事:胜负之外的人生课
在这个行业待久了,我渐渐明白篮球场其实就是人生的微缩景观。邓肯退役时说的"未来是你们的",和父母看着孩子成家时的眼神如出一辙;威少每个篮板都拼命去抢的样子,多像我们这些不甘被生活打败的普通人;而罗斯重伤后重新绽放的故事,则教会我们:真正的伟大不在于站得多高,而在于跌得多深还能爬起来。 去年在勇士更衣室,追梦格林对我说:"猛,你都报道我12年了,从刺头新秀到三冠老将。"我笑着回他:"是啊,我也从'小王'变成'老王'了。"科尔在旁边插话:"这就是篮球最美妙的部分——它让我们都变老了,但永远年轻。" 所以我的电台会一直做下去,用声音记录这个时代的篮球记忆。当某天我的孙子问起"勒布朗是谁",我就按下播放键,让他听听2020年总决赛后,那个36岁老汉气喘吁吁却目光如炬的采访录音。篮球会老去,但故事永远新鲜。这就是我,王猛,一个NBA老记者的自白。
上一篇
从校园到NBA:我的大学生学历如何塑造了我的篮球生涯
2025-07-22
下一篇
发布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