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A这些“水货”还在打?我亲眼见证他们的挣扎与坚持
本内特:史上最水状元的自我救赎
2013年选秀夜,当大卫·斯特恩念出“安东尼·本内特”的名字时,整个篮球世界都懵了。七年过去了,我依然记得当时解说员结结巴巴地说:“这...这是个出人意料的选择。” 现在的本内特在波多黎各联赛打球。上个月我特意找了他的比赛录像——那个曾经在NBA场均4.2分的状元,现在居然练出了一手稳定的三分。看着他在加勒比海阳光下的笑容,我突然觉得,或许我们从来不该用“水货”这个词来定义一个人的人生。奥卡福:被时代抛弃的传统内线
记得2015年76人选中奥卡福时,费城球迷的欢呼声几乎掀翻球馆屋顶。这个杜克大学的进攻万花筒,本该成为新时代的邓肯。但命运给他开了个残酷玩笑:小球时代来了。 去年在上海男篮主场,我亲眼看到奥卡福用教科书般的背打连续得分。中场休息时,有个小球迷用英文喊:“贾希尔,我们爱你!”这个2米11的大个子竟然红了眼眶。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有些球员只是生错了时代。迈卡威:出道即巅峰的魔咒
2013年10月30日,我坐在电视机前见证了NBA历史上最神奇的处子秀——22分12助攻9抢断!当时所有媒体都在喊:“下一个魔术师!”结果呢?现在他在魔术队(没错,就是奥兰多魔术)拿着底薪。 上赛季魔术对阵老鹰,我现场看到迈卡威替补上场时,有个穿着他76人球衣的中年大叔突然站起来鼓掌。这个曾经的“答案接班人”现在主要工作是防守和带替补阵容,但他每次拼抢地板球的样子,依然让我想起那个震惊联盟的夜晚。德里克·威廉姆斯:永远的“不三不四”
2011年选秀前,所有球探报告都说他是“下一个詹姆斯”。结果十年过去了,这个身体素质爆炸的前锋在土耳其联赛大杀四方。我在油管上看他最近的集锦——还是熟悉的暴力扣篮,还是那个没有稳定跳投的“半成品”。 有趣的是,去年欧锦赛他面对约基奇砍下28分。赛后采访他说:“我知道自己永远成不了超级巨星,但我找到了打球的快乐。”这句话从一个曾经的榜眼嘴里说出来,莫名让人鼻酸。为什么我们还在讨论“水货”?
写完这些故事,我突然意识到所谓的“水货”其实是个残忍的标签。这些球员99%都比我们普通人强千百倍,他们只是没能达到NBA这个金字塔尖的期待。但看看本内特依然在坚持训练,奥卡福转型成为更衣室领袖,迈卡威接受角色球员定位...这不正是最动人的体育精神吗? 下次当你想嘲笑某个“水货”时,不妨想想:他们承受着全世界最严苛的评判,却依然每天凌晨四点起床训练。这份执着,难道不比那些天赋更值得尊重吗?至少在我看来,这些“失败者”教会我的,远比超级巨星们要多得多。
上一篇
火箭小牛0809NBA:那场让我热血沸腾的经典对决
2025-07-28
下一篇
发布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