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历2018世界杯:那些热血澎湃与泪流满面的瞬间

亲历2018世界杯:那些热血澎湃与泪流满面的瞬间

2018年夏天,我的护照上多了一个俄罗斯的入境章。不是去打卡网红景点,而是带着攒了三年的年假和一张"球迷身份证",一头扎进了那个让全球疯狂的世界杯狂欢。现在回想起来,鼻腔里似乎还能闻到卢日尼基体育场混合着啤酒与防晒霜的气味,耳边仍回荡着墨西哥球迷震耳欲聋的"?Cielito Lindo!"。

抵达莫斯科:整座城市跳动着足球的脉搏

刚出谢列梅捷沃机场就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——地铁通道里阿根廷蓝白条纹和巴西黄绿球衣像流动的彩虹,红场旁的球迷区里,哥伦比亚大叔正搂着日本游客自拍。我的Airbnb房东娜塔莎递来一串俄罗手环时说:"这一个月我们不当莫斯科人,我们都是地球村村民。"凌晨三点,还能听到楼下传来德国球迷用蹩脚俄语唱着"Kalinka"。最神奇的是,连街头卖格瓦斯大妈都能用七国语言报价。

小组赛惊魂夜:足球真的会让人心脏停跳

6月16日我在斯巴达克体育场目睹了可能是世界杯史上最戏剧性的逆转。当C罗在第88分钟那个任意球划出完美弧线时,整个包厢的西班牙人都像被按了暂停键。我右手边的马德里大叔突然抓住我的胳膊,指甲都快掐进我肉里。3-3的比分亮起时,有个穿着葡萄牙球衣的小男孩哭得鼻涕泡都出来了——后来才知道那是他爸爸去世后看的第一场球赛。散场时暴雨突至,几万人在雨中合唱《We Are The Champions》,分不清脸上是雨水还是泪水。

草根英雄诞生记:冰岛维京战吼震碎我的偏见

在罗斯托夫的那个下午彻底重塑了我对足球的理解。当人口仅33万的冰岛逼平阿根廷后,1.1万冰岛球迷的维京战吼让梅西的背影显得格外落寞。我隔壁座位来自雷克雅未克的渔夫老爷爷,全程用手机视频通话让瘫痪在家的老伴看比赛。终场哨响那刻,他对着镜头哽咽着说:"我们做到了,就像1974年你陪我熬夜看球时说的那样..."后来我在球迷广场遇到那群业余球员组成的冰岛助威团,他们教我用冰岛语喊"Sjáumst í Reykjavík"(雷克雅未克见),结果半年后我真去冰岛旅行时,在酒吧被请喝了整整三杯黑死酒。

东亚之光:日本队更衣室的那张纸条

7月2日伏尔加格勒体育场的媒体混战区,日本队新闻官红着眼睛给每个记者发复印件的场景至今清晰。那是更衣室留下的俄语便签:"谢谢你们让这座二战伤痕之城重现笑容。——清洁工玛丽娜"原来日本队员每场比赛后都把更衣室恢复得比赛前还整洁,连用过的毛巾都叠成天鹅形状。后来比利时惊天逆转的14秒,我在现场哭得像个傻子——不是为输赢,是看到本田圭佑蹲在草皮上久久不起时,突然理解了什么叫做"拼尽全力的失败也可以很美丽"。

法国夺冠夜:香槟与伏特加浇灌的足球童话

决赛夜卢日尼基体育场像座喷发的情绪火山。当姆巴佩那个20岁的小伙子打进锁定胜局的第四球时,我前排的克罗地亚老奶奶突然转身抱住我,她格子衫上还别着1998年世界杯的纪念徽章。颁奖仪式上魔笛落寞的眼神与博格巴魔性的舞蹈形成奇妙对比,散场时发现法国球迷和克罗地亚球迷正在合用一个酒壶。凌晨四点的特维尔大街上,醉醺醺的莫斯科姑娘拉着我的手说:"你看,足球把战争、政治、贫富都暂时封印了,此刻世界只剩下快乐。"

带回家的不止是纪念品

回国行李里除了皱巴巴的球票和各国队徽,还有塞尔维亚球迷送我的一包故乡土壤,墨西哥大叔写的玉米卷食谱,以及英格兰小姐姐塞在包里的止痛贴——她怕我吃太多俄罗斯烤肉会胃痛。这些碎片拼成了比大力神杯更珍贵的记忆,原来最顶级的足球赛事从不是22个人的游戏,而是七十亿人共同的心跳频率。现在每当深夜看球赛时,妻子总笑着说我眼神会突然变得很柔软,那是我又在想念2018年夏天,莫斯科地铁里遇见的那群身穿各国球衣的"故乡人"。

发布评论

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