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男篮在2019篮球世界杯的荣耀与遗憾:我的现场见证与心路历程
第一章:赛前,我们曾这样期待
记得抽签结果公布那天,我和同事们在编辑部炸开了锅。"上上签!"老张拍着桌子大喊。与波兰、委内瑞拉、科特迪瓦同组,所有篮球论坛都在讨论"保底十六强,冲击八强"的可能性。街头巷尾的奶茶店里,年轻人对着手机屏幕分析:"咱们有NBA级别的周琦和丁彦雨航,加上老将易建联..."那时候谁也没想到,后来的故事会这样展开。 开幕式那天走进广州体育馆,我被满场的中国红晃得睁不开眼。志愿者小王帮我别上记者证时,手指都在发抖:"哥,你说咱们能赢多少分?"现在回想起来,那种纯粹的期待感,像极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夏天。第二章:那些刻进记忆的瞬间
9月2日对阵波兰的夜晚,大概是我职业生涯最难忘的48分钟。当周琦那个边线球失误发生时,我正对着电脑飞快敲击键盘,突然听见全场倒抽冷气的声音。抬头看见记分牌上76:79的比分,恍惚间还以为自己眼花了——三分钟前我们明明还领先5分啊! 加时赛时刻,我透过取景框看到易建联弯腰撑着膝盖的样子。35岁的老将打满了42分钟,汗水把红色队服浸成了暗红色。他投进那记三分时,整个媒体席的记者都跳了起来,我的相机差点甩出去。可当终场哨响起,镜头里他望向计分牌的侧脸,写满了我后来在报道中反复描述的"不甘心"。 输给委内瑞拉那晚更神奇,散场时北京突然下起暴雨。我在球场外遇到几个从辽宁来的大学生,他们穿着被雨水淋透的加油T恤,还在哼着《歌唱祖国》。有个戴眼镜的男生红着眼睛跟我说:"记者大哥,阿联那个暴扣你拍到了吗?就冲这一球,这趟值了。"第三章:数字背后的温度
直到现在,我的采访本上还留着这些数字:对阵尼日利亚时易建联14投10中,27分6篮板;整届赛事现场观众总人数破纪录的32万;中国队三分球命中率26.2%排名垫底。但真正刺痛我的,是赛后混采区里王哲林说"对不起"时哽咽的颤音,是姚明被问到"谁该负责"时毫不犹豫的"我"。 有天深夜整理素材,发现手机里有段球迷合唱《海阔天空》的录音。那是在广州小组赛出局后,上万名观众自发留下的歌声。制作专题时我把这段音频给了后期,同事听完说:"这比任何解说词都有力量。"第四章:当尘埃落定之后
回京的高铁上,我遇到国家队的体能教练。他拿着平板反复看科特迪瓦队的录像,突然抬头问我:"你说如果小丁没受伤..."话没说完又摇摇头。车窗外的田野飞速后退,我想起李楠指导赛后发布会上说的:"篮球不会说谎。" 现在偶尔去五棵松采访CBA,还能在走廊遇见当时的世界杯宣传画。上个月带实习生小梅路过时,她好奇地问:"师父,你们当年到底有多遗憾啊?"我指着头顶的姚明巨幅海报说:"就像你暗恋十年的男神,终于在婚礼上牵了别人的手。"小姑娘噗嗤笑出声,可我们这些经历过的人都知道,那种酸涩感至今仍在。第五章:篮球教会我们的事
前几天整理硬盘,发现淘汰赛阶段拍摄的1700张照片里,有三分之一都是观众特写。有挥舞国旗的老奶奶,有脸上画着油彩的小朋友,更多的是普通上班族——他们有的西装革履直接赶来看球,有的穿着工装裤带着安全帽。在某个投篮命中的瞬间,这些截然不同的面孔会绽放出同样狂喜的表情。 今年春节前,我在东莞偶遇了退役的易建联。他正在教女儿打球,那孩子穿着迷你国家队队服。聊起世界杯时他笑了笑:"都过去了,但球迷们给的呐喊声,现在做梦还能听见。"分别时他忽然用粤语说了句:"落雨大,水浸街。"这是广东球迷当年在他罚球时齐唱的童谣。走在回家的路上,我手机收到推送:中国男篮确定参加明年亚洲杯。你看,故事永远不会真正结束。 每次翻看那届世界杯的工作证,塑料卡套上还有广州暴雨留下的水渍。这支承载过亿万人期待的球队,这些欢笑与泪水交织的夜晚,早已超越了竞技体育的输赢范畴。就像我们常说的:篮球终会弹起,生活永远向前。而作为记录者的幸福,或许就在于能把这些跌宕起伏的瞬间,变成永不褪色的集体记忆。
上一篇
2018世界杯冰岛vs尼日利亚比分预测:维京战吼能否击退非洲雄鹰?
2025-07-01
下一篇
发布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