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血沸腾的经典之战:1981年世界杯中国女排力克美国,那一刻我们哭了
赛前:压抑五年的复仇火焰
记得走进场馆时,我的小腿都在发抖。美国队当时有多强?她们有"铁榔头"海曼,扣球时速能达到110公里;有克罗克特这样的全能战士,去年刚在邀请赛上3-0横扫我们。更难忘的是1976年奥运会的屈辱,中国女排连四强都没进。那天郎平悄悄对我说:"姐,这次非得把她们掀翻不可!"她眼里闪着的光,我现在想起来还起鸡皮疙瘩。首局:钢铁长城轰然倒塌
开场哨响我就知道坏了!美国队发球像炮弹一样砸过来,我们的一传完全崩溃。6:15,第一局脆败!看台上美国球迷的欢呼声刺得我耳膜生疼。转播镜头扫过替补席,我看见曹慧英死死咬着嘴唇,血丝都渗出来了。教练袁伟民突然摔了战术板:"都给我抬起头来!忘记比分,就当现在是0:0!"绝地反击:郎平的重炮觉醒
第二局开始,奇迹发生了。孙晋芳突然像变了个人,连续五个鬼魅般的二次球打得美国队晕头转向。但真正的转折点是郎平那记超手扣杀——球砸在海曼脸上弹到观众席!全场瞬间安静了两秒,接着爆发出山呼海啸的"郎平!郎平!"。我旁边的老记者突然哭了:"多少年了...终于有人能打穿美国队的铜墙铁壁..."生死时刻:张蓉芳的魔幻救球
决胜局14:14时,那个画面永远烙在我记忆里。美国队克罗克特的扣杀眼看就要落地,张蓉芳整个人飞出场外,单手把球撩过网——球居然擦着网带落在对方界内!美国队员全傻了,海曼跪在地上半天没起来。解说员宋世雄当时喊破音了:"神乎其技!这是排球场上的魔术师!"终场哨响:十亿人的眼泪在飞
当一个球落地,记分牌定格在15:6,整个体育馆炸了。队员们抱在一起哭得站不起来,袁指导背过身去擦眼镜。我冲下看台时,看见郎平瘫坐在角落,运动服能拧出半斤汗水。最震撼的是看台上那些旅日华侨,七八十岁的老人举着五星红旗跪在地上嚎啕大哭。后来才知道,那天全国工厂停工、学校停课,上海弄堂里9寸黑白电视前挤了上百人。传奇背后的温度
颁奖时有个细节很少人知道。海曼突然走过来,把挂着银牌的中国队员挨个抱了一遍。郎平后来告诉我,海曼在她耳边说:"你们配得上金牌,但明年奥运会等着瞧。"果然,这场巅峰对决开启了长达十年的中美女排争霸史。如今回看录像,最动人的不是金牌,而是姑娘们指甲开裂缠满胶布的手,是曹慧英打着封闭上场时一瘸一拐的背影。 四十年过去了,当年见证这场比赛的人都会记得: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,是中国女排用血肉之躯为我们筑起精神长城。直到今天,每当遇到困难,我耳边总会响起袁伟民那天的吼声:"人生能有几回搏!此时不搏更待何时!"这或许就是体育最伟大的力量——它让平凡的日子有了光芒,让一代人的记忆永远滚烫。
上一篇
21号世界杯上半场比分精彩盘点:强强对决点燃球迷激情
2025-07-05
下一篇
发布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