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杯张本智和的教练:我是如何陪伴天才少年成长的?

世界杯张本智和的教练:我是如何陪伴天才少年成长的?

“砰!”又一次,乒乓球狠狠砸在了球台上。我站在场边,看着那个15岁就惊艳世界的少年——张本智和,他的眼神里混合着倔强与迷茫。这是我成为他教练的第3年,也是我们共同经历的第5场世界大赛。作为唯一一位执掌日本乒乓球国家队教鞭的中国籍教练,此刻我比谁都清楚,聚光灯下的天才少年背后,究竟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。

那个下雨天的东京体育馆

记得2018年第一次正式训练时,东京下着绵密的春雨。15岁的智和刚在世乒赛团体赛击败国乒主力,媒体把他捧上了天。可当我在空荡荡的体育馆看着他独自加练发球时,发现这个被称作“怪物”的少年,后脖颈的肌肉都在微微发抖。“教练,中国选手是不是都觉得我很讨厌?”他突然的问题让我心头一紧。 那天我们聊到深夜。我告诉他我的故事:从小在河北队训练,24岁因伤退役,带着12个钢钉转行当教练。当我用夹杂着石家庄口音的日语说“乒乓球的本质是和自己较劲”时,他噗嗤笑了,眼睛亮得像当年我家乡的星星。

德国公开赛的惨败之后

2019年德国公开赛1/4决赛,智和被排名30开外的葡萄牙选手打懵了。赛后更衣室里,他红着眼睛把球拍摔在地上:“他们都在笑我!”我没有立刻安慰他,而是掏出手机播放了一段视频——那是他11岁在全国锦标赛夺冠时,对着镜头说“我要打败中国队”的稚嫩模样。 “知道吗?现在中国队的训练馆里,贴着你的比赛录像。”我指着屏幕上他标志性的反手暴冲,“马龙说这是世界前三的反手。”少年的肩膀慢慢松弛下来。三个月后,我们在成都世界杯见到马龙,这位大满贯得主主动拍了拍智和的肩,那一刻我明显感觉到,曾经那个咬着牙要证明什么的少年,开始学会享受乒乓球了。

东京奥运的镁光灯与阴影

奥运村宿舍的凌晨三点,我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。开门的智和抱着战术板,眼底布满血丝:“教练,我把樊振东的前三板都拆解了!”看着他手绘的27页线路图,我既心疼又骄傲。半决赛那天,整个日本都在期待他创造历史,但当决胜局10-8领先被翻盘后,场边我清楚地看见——他的瞳孔在剧烈震颤。 混采区有记者尖锐提问:“作为华裔却代表日本输给中国,是否后悔?”我一把揽住浑身湿透的他:“我的队员今天打出了人生最棒的比赛!”回奥运村的车上,始终沉默的智和突然说:“教练,我想吃你上次做的打卤面了。”我们相视而笑,窗外东京湾的灯火像极了当年河北训练基地的月光。

多哈世界杯的涅槃时刻

2022年世界杯1/4决赛对阵王楚钦那天,多哈的空调坏了。局间休息时,智和的汗水在地板上积成了小水洼。我递给他冰毛巾时故意说:“听说中国网友叫你‘张本吵’?”他愣了下,随即露出虎牙笑了:“那今天就让他们听听更吵的!”决胜局12-10,他仰天大吼的瞬间,我恍惚看到了当年那个在少年组决赛里,因为赢球而哭花脸的小男孩。 颁奖礼结束已是深夜,我们坐在空荡荡的球员餐厅。19岁的世界冠军突然认真问道:“教练,你说我的乒乓球是什么颜色的?”我想了想:“像你妈妈做的味噌汤,最开始觉得冲,喝久了才尝出里面的鲜甜。”他低头转动着奖牌,灯光在金属表面折射出温暖的光斑。 回看这五年的训练笔记,扉页上还留着初遇时智和写的中文:“我相信教练”。有人说我带出了日本乒乓的未来,但对我来说,这个总在赛后偷偷帮我拎包的少年,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师徒关系。明天又是新的训练日,听说中国队的年轻选手又研究了新战术。不过没关系,我们休息室冰箱里,还冻着上周包饺子剩下的馅儿呢。

发布评论

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