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女排世界杯主将风采:她们的汗水与荣光让我热泪盈眶
朱婷:那个永远带着伤的"核武器"
当朱婷又一次在四号位完成超手进攻时,我听见隔壁日本解说连喊了三声"すごい"。这个被称为"Zhuper"的姑娘,右膝上缠着厚厚的肌效贴,每次起跳落地都会不自觉地皱眉。赛后采访我才知道,她赛前打了封闭针。"疼吗?"我忍不住问。她笑着用河南口音说:"想着五星红旗要升起来,这算个啥。"那一刻我录音笔差点没拿稳——东京奥运失利后,这个倔强的姑娘把世联赛MVP奖杯塞进行李箱最底层,却在世界杯前悄悄加练到深夜。张常宁:从ICU到球场的神奇女孩
看见张常宁在防守时鱼跃救球,我的笔记本上不知什么时候滴了水渍。2018年肾积水手术后的病危通知书还躺在她手机相册里,现在这个姑娘却在后排防守时拼到护膝磨破。最触动我的是她每次扣球前都会看一眼场边的郎导,像极了小时候考满分找妈妈要夸奖的模样。当她在对阵巴西时独揽27分,转播镜头扫到她爸爸张友生抹眼泪的画面时,整个媒体间响起一片抽鼻子的声音。袁心玥:2米01的"小苹果"长大了
袁心玥弯着腰跟队友击掌时,我总怕她碰着场馆顶灯。这个爱在微博发美食自拍的重庆姑娘,现在已经能冷静地单手拦死对方190cm的主攻。还记得里约奥运时她紧张到发球失误,现在却会在暂停时主动给年轻队员画战术图。有次赛前热身,我看见她偷偷把止痛喷雾塞给丁霞,自己却装作没事人似的继续跳绳——后来才知道她的脚踝里还有游离骨片。龚翔宇:永远在奔跑的"劳模"
龚翔宇的球衣永远最先湿透,这个连云港姑娘的防守面积大得离谱。我统计过她单场要完成38次有效救球,相当于跑了个半马。有次混采区我问她为什么总能出现在最危险的位置,她眨着汗湿的眼睛说:"怕球落地上啊,咱中国队的传统不是摔也要摔在球前面么?"后来我在纪录片里看到她妈妈收藏的17双磨破的球鞋,突然明白什么是传承。丁霞:那个最吵的"小蚂蚁"
媒体席就在中国队替补席后面,丁霞的喊声能把我的咖啡震出波纹。这个1米80的二传手永远在指挥190cm的队友们,活像只指挥大象的蚂蚁。有次技术暂停,我听见她扯着嗓子喊:"后边有我呢你们尽管扣!"结果下一秒就被教练拎着耳朵提醒别太激动。最难忘记她传完每个好球后标志性的"农夫笑",仿佛能融化大阪体育馆的空调冷气。王梦洁:用脸接球的"钢铁侠"
王梦洁的护膝里总垫着厚海绵——这个山东姑娘的膝盖已经不能直接跪在地板上。我记录过她单场21次扑救的数据,包括三次用脸挡球的"名场面"。混采时有外国记者问她怕不怕破相,她摸着颧骨上的淤青笑:"咱自由人靠手感吃饭,又不是靠脸。"后来我在她更衣柜看见贴着去年世锦赛失误集锦的iPad,上面写着"记住疼才能进步"。 当一场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,我看着记分牌上"CHN 3-0 ARG"的字样,突然想起赛前郎导说的那句话:"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,而是明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。"这些把青春切成无数个枯燥训练日的姑娘们,在异国他乡的聚光灯下,用伤痕累累的手臂接起了整个国家的期待。当《义勇军进行曲》响起时,我按下快门的手在发抖——镜头里的朱婷在哭,张常宁在笑,袁心玥把国旗披在肩上,而我的眼泪正砸在采访证上。这就是我们的女排姑娘,她们值得所有的热爱与掌声。
上一篇
举重世界杯冠军成绩到底有多高?揭秘顶尖运动员的惊人表现
2025-08-17
下一篇
发布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