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力闪耀巴西世界杯:在足球巅峰舞台传递中国制造的荣光

格力闪耀巴西世界杯:在足球巅峰舞台传递中国制造的荣光

作为一名长期跟踪中国品牌国际化的财经记者,当我看见圣保罗竞技场的穹顶下那片熟悉的格力绿时,鼻腔突然涌上一阵酸涩。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绿茵场上,空调出风口飘动的不是灼热的风,而是来自珠三角的清凉——这台词在我采访本上反复修改了七遍,最终化成了眼角的热意。

马拉卡纳球场的意外相遇

"您知道看台上那个带着鳄鱼logo的大家伙吗?"当地安保人员路易斯用结巴的英语向我比划时,我正在混采区被南美阳光晒得头晕眼花。顺着他的手指望去,中央空调机组上"GREE"的字母在聚光灯下泛着哑光,瞬间让我想起了三年前参观珠海总部时,那个满手老茧的工程师说过:"总有一天,我们的机器要站在世界最高的地方。"

里约贫民窟里的中国温度

真正触动我的,是在圣玛尔塔贫民窟社区中心的见闻。世界杯期间40℃的高温里,二十多个巴西孩子挤在格力捐赠的移动空调前写作业。"中国来的冷气机"——孩子们用葡萄牙语这样称呼它。当地教师安娜撩起被汗水浸透的鬓发告诉我:"以前夏天教室里总有人中暑,现在孩子们能完整地唱完国歌了。"那台机器侧面用马克笔画满了歪扭的爱心,其中一个包裹着中巴两国国旗。

更衣室里的技术博弈

采访国际足联技术官员施密特时,这个德国老头掏出平板电脑向我展示了一组数据:"决赛场地要求室温必须恒定在23±1℃,格力设备交出了零误差的答卷。"他特意调出德国队更衣室的监控画面,诺伊尔正对着出风口张开双臂,这个细节后来被媒体戏称为"门将的空调测试"。而在阿根廷队的休息区,梅西团队自带的三台欧洲品牌空调,有两台在赛前因电压问题罢工。

中国制造的破冰时刻

半决赛那天,我在媒体席偶遇了格力巴西分公司总经理王志强。这个被晒得黝黑的山东汉子,说起2012年第一次投标时的遭遇:"当时组委会说中国空调?那不如直接往球场运冰块。"他手机里保存着德国队技术团队发来的感谢邮件,末尾那句"你们重新定义了球场环境标准",让这个在海外打拼十二年的男人在发布会现场哽咽失声。

从桑巴军团到深圳研发中心

闭幕式当晚,里约科帕卡巴纳海滩的格力售后帐篷前排起长队。当地人不仅来领取免费滤网,更多是询问如何在自家安装同款产品。彼时珠海总部的研发中心灯火通明,工程师们正卫星传回的数据,调试适用于热带雨林气候的新型压缩机。市场部总监后来向我透露,世界杯后巴西经销商签约数量激增470%,有个亚马逊州的原住民部落,甚至用格力空调外机做了图腾柱的基座。

汗水与掌声交织的远征

回国前夜,我在酒店酒吧遇见一群格力安装工人。他们工作服上的五星红旗和巴西国旗肩并肩绣在一起,酒过三巡后有人唱起《东方之珠》,隔壁桌的哥伦比亚记者突然举起啤酒杯加入合唱。此时电视里重播着颁奖画面,德国队捧起的大力神杯背后,广告牌上的格力标志在暴雨中依然清晰可见。 机场免税店里,我最终买下了那个标价119雷亚尔的格力迷你风扇。收银员听说我要带回中国时露出诧异的表情,而我只是想起内马尔赛后发布会上的那句话:"最好的科技就该像空气一样自然。"这台风扇现在摆在我书桌前,扇叶旋转时投下的光影里,总晃动着里约热内卢八月的阳光,和那些改写中国制造印象的、永不停歇的绿色机器。

发布评论

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