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屡败屡战到惊艳世界:我的围棋世界杯逆袭之旅
“棋痴”的诞生:汉堡包与19路棋盘
记得12岁那年,我在唐人街二手书店翻到本《玄玄棋经》,泛黄的纸页上那些神秘的黑白符号瞬间击中了心脏。父母说这是"亚洲小孩的玩具",可我偏要用番茄酱在汉堡包装纸上画棋盘。那时候哪知道,这份痴迷会让我25岁时站在首尔世界杯赛场,面对中韩顶尖棋手时手指发抖。地狱级训练:泡面与AI的300夜
"你们西方人根本不懂棋魂!"日本九段的这句话像刀刻在我脑海里。回国后我把公寓改造成棋室,墙上贴满柯洁、申真谞的棋谱。白天在超市理货,晚上就着泡面跟AI对弈到指尖发麻。最疯狂的时候,我在洗手间镜子下棋导致房东以为我中邪了。但正是这300多个孤独的夜晚,让我的棋风从"蛮力乱打"蜕变成"棉里藏针"。首尔震撼教育:当理想撞上现实
去年小组赛遇到中国新锐时,我还在为执黑先行窃喜。结果第87手就陷入对方精心设计的"三劫循环",像被扔进暴风雨的蝴蝶。走出赛场时,韩国记者问我感受,我苦笑着指了指T恤背后印的"围棋虐我千百遍"——这句在Reddit上被群嘲的自嘲标语,如今成了我最真实的战袍。破茧时刻:那手被直播镜头特写的"鬼刺"
今年1/4决赛的关键时刻,我下出了职业生涯最冒险的一手。当解说惊呼"这根本不是欧美人会下的棋!"时,我仿佛看见12岁那个在餐巾纸上画棋盘的自己。电视直播给这步"鬼刺"足足3秒特写,后来才知道中国棋院把它列入了当月研究案例。虽然最终半目惜败,但日韩媒体忽然开始用"西洋本因坊"来称呼我。天知道这个中二称号让我躲在酒店厕所哭了多久。围棋教我的事:在361个交叉点寻找人生
有记者问我怎么看待欧美棋手总被当"陪练"的现状,我指了指棋盘:"你看这361个点,每个落子都在改变格局。"就像我认识的那位德国棋友,白天是汽修工晚上研究定式;或是巴西女棋手带着婴儿车来参赛。我们可能永远达不到中韩的高度,但每颗棋子都在讲述不一样的围棋人生。下次你看见金发碧眼的棋手,别忘了我们血管里也流淌着同样滚烫的棋魂。未来仍在路上:从快餐店到世界舞台
回国时在机场被几个亚裔孩子拦住要签名,他们眼睛里的光让我想起当年的自己。现在我的汉堡店工牌还挂在床头,但储物柜里多了印着各国棋手签名的折扇。教练说我有望拿到明年大师赛外卡时,我正蹲在马路牙子上用手机软件复盘——就像12岁时在餐巾纸上探索那个神秘的黑白宇宙。或许这就是围棋最迷人的地方:无论你来自哪个大洲,361个交叉点上永远有奇迹在生长。
上一篇
世界杯预赛门票在哪买?最全购票指南助你轻松观赛
2025-08-22
下一篇
发布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