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期待到失望:一名NBA球迷眼中的周琦,他的NBA之路为何如此坎坷?
初登NBA:期待与现实的落差
2017年夏天,周琦终于正式加盟火箭队。我还特意买了火箭队的季票,就为了能亲眼见证这位中国大个子的表现。但现实很快给了我们当头一棒。周琦在火箭队的出场时间少得可怜,大多数时候只能在垃圾时间上场。记得有一次对阵勇士,周琦终于获得了较长的出场时间,但面对勇士的小个阵容,他的移动速度明显跟不上节奏,几次防守失位后被德安东尼直接换下。 最让我心痛的是主场球迷的反应。起初大家还会为周琦的每次登场欢呼,但渐渐地,当大屏幕显示周琦要上场时,观众席上甚至会出现零星的嘘声。作为中国球迷,这种滋味真的不好受。我们多么希望周琦能像当年的姚明一样,用实力征服挑剔的美国球迷啊。发展联盟的历练:昙花一现的希望
被下放到发展联盟的那段日子,周琦确实展现出了一定的进步。我记得有一场毒蛇队的比赛,周琦砍下了23分8篮板4盖帽的亮眼数据。当时我和几个中国留学生特意驱车三个小时去看比赛,看到周琦在场上统治级别的表现,我们都激动得热泪盈眶。 "看吧,周琦还是有实力的!""他只需要一个机会!"我们这样互相安慰着。但现实是残酷的,每当周琦被召回火箭队,他的表现又回到了原点。德安东尼的战术体系要求大个子必须能投三分、能换防,而周琦在这两方面都达不到要求。伤病与离队:梦想的终结
2018年12月,周琦遭遇脚踝伤势,随后被火箭队裁掉。这个消息传来时,我正在休斯顿出差。记得那天晚上,我一个人在酒店房间里看着ESPN的报道发呆。手机里球迷群炸开了锅,有人骂火箭队无情,有人说周琦不够努力,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失落感。 后来周琦尝试过重返NBA,参加了多支球队的试训,但最终都没能获得合同。作为球迷,我能理解NBA球队的考量——周琦的技术特点确实不符合现代NBA对大个子的要求。但情感上,我还是为这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天才感到惋惜。重返CBA:凤凰涅槃还是归于平凡?
回到CBA后,周琦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。他帮助新疆队夺冠,在国家队也是绝对核心。但每次看他在CBA大杀四方时,我总会忍不住想:如果当初他能再努力一点,如果能更好地适应NBA的节奏,如果运气再好一点...现在的他会不会正在NBA赛场上与约基奇、恩比德这些顶级中锋一较高下? 去年男篮世界杯,周琦在对阵波兰队时的致命失误让他饱受批评。作为球迷,我既心疼又无奈。心疼的是这个年轻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,无奈的是他始终没能突破自己的瓶颈。一个球迷的反思:我们是否对周琦要求太高?
夜深人静时,我常常反思:是不是我们这些球迷对周琦的期待太过沉重了?不是每个中国球员都能成为姚明,周琦有他的局限性,但也有他的闪光点。也许我们应该学会接受,周琦就是周琦,他不是任何人的替代品。 现在的我,依然会关注周琦的每一场比赛。当他打出好表现时,我会由衷地为他高兴;当他状态低迷时,我也不再像从前那样苛责。毕竟,能够站上职业篮球的最高舞台,周琦已经比绝大多数人走得更远了。 作为看着周琦一路走来的球迷,我衷心希望他能在职业生涯的后期找到真正的快乐。也许某天,当我和孙子讲述中国篮球的故事时,周琦的名字依然会出现在那些令人难忘的篇章里——不是作为失败的典型,而是作为一个勇敢追梦的篮球战士。
上一篇
斯基普·贝利斯:NBA赛场上的传奇教练与他的篮球哲学
2025-07-08
下一篇
发布评论